為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提供堅強保障
——省第十三次黨代會以來
全省紀檢監察工作綜述
甘肅省第十三次黨代會以來的五年,是全省經濟社會發展邁上新臺階的五年,也是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五年。 在黨中央、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和省委堅強領導下,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忠誠履職,擔當作為,充分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持續深化紀檢監察體制改革,從嚴從實加強自身建設,全面貫徹巡視工作方針,馳而不息糾治“四風”,強力正風肅紀反腐,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取得新成效,政治生態明顯好轉,黨風政風不斷向好,為完成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確定的目標任務、推動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提供了堅強保障。
紀檢監察機關是政治機關,政治監督是核心職責。
五年來,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旗幟鮮明講政治,結合職責定位,既帶頭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又始終胸懷“國之大者”,強化政治監督,做到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到哪里,監督檢查就跟進到哪里。
在政治監督中,省紀委監委與省委督查室和省委辦公廳要件處溝通協調,跟蹤了解習近平總書記指示批示精神落實情況,督促及時移送落實政治要件不力的問題線索。
祁連山生態安全,習近平總書記親自“出題”親自“驗收”。
這一過程中,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持續跟進監督,推動相關地方和部門完成8大類31項整改任務,促進祁連山生態治理“由亂到治大見成效”。
臨澤縣紀委監委積極履行第一職責,深入開展扶貧領域專項監督工作,助力精準脫貧任務落細落實。圖為臨澤縣倪家營鎮紀檢干部深入貧困戶家中了解扶貧政策落實情況。(資料圖片)
開展過渡期專項監督,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是十九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的重要部署之一。
省紀委監委緊盯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實強化監督,就2021年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監督工作,出臺專門意見,分別對省、市、縣、鄉、村如何做好鞏固拓展和有效銜接監督提出具體要求,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地落實。
同時,緊盯減稅降費政策落實、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換屆選舉等專項任務落實強化監督,著力推動政治監督具體化、常態化。
2021年11月24日,甘肅紀檢監察網發布省工信廳原黨組成員、副廳長李生發處分通報。通報在開始部分就直指李生發“身為黨員領導干部,喪失理想信念,背棄黨性原則,丟棄初心使命,與黨離心離德,屢屢破紀違法?!?/span>
這一通報充分顯示查辦案件首先從政治問題查起的要求。
有腐必反、有貪必肅,在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和省委堅強領導下,省紀委監委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持續保持反腐敗斗爭高壓態勢,將嚴的主基調貫穿省第十三次黨代會以來的這五年。
嚴查政治問題和經濟問題交織腐敗案件,查處了嚴志堅、郭世杰等熱衷封建迷信、對黨不忠誠不老實的兩面人;
嚴查金融、環保、教育等重點行業腐敗問題,查處了雷志強、肖錚、朱建國等行業“碩鼠”;
嚴查國企腐敗問題,查處了李寧平、王永生、楊志強、陳春明、楊樹軍等國企“蛀蟲”;
甘肅省人大常委會農業與農村工作委員會原副主任張令平受賄、濫用職權案庭審現場。(資料圖片)
嚴查地方一把手腐敗問題,查處了曾經擔任過市縣黨委書記的鄭亞軍、張令平、火榮貴、王硯、詹順舟等地方“腐蠹”;
……
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推進,不敢腐是前提,只有持續以零容忍的態度懲治腐敗,才能起到震懾作用。
五年來,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處置問題線索14.1萬件,立案4.5萬件,處分51520人,移送起訴1337人;追回外逃人員33名,追回贓款6500余萬元;主動投案626人。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依紀依法追究行賄人員513人。
甘南州紀檢監察干部深入碌曲縣阿拉鄉九青村村民家中,開展調研走訪,了解扶貧政策落實、“兩不愁三保障”達標情況。(資料圖片)
查處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堅持辦案、整改、治理一體推進,把以案促改促治促建貫穿反腐敗斗爭全過程,“不能腐”的制度約束持續完善。
典型案例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
嘉峪關市紀委監委通過旁聽庭審、觀看警示教育片、召開警示教育大會、到案發單位宣布處分決定等方式,把紀律處分“一張紙”變成紀法教育“一堂課”。
平涼市紀委監委用好反面教材,拍攝制作警示教育片《欲壑難填的游戲人間》《雙刃劍之殤》,為黨員干部打好拒腐防變“預防針”。
五年來,省紀委監委拍攝《護航脫貧攻堅》《國企蛀蟲》《圈子之害》《任性的權力》等警示教育片17部,每年在省委全會上播放,用案中人警醒身邊人,省市縣鄉開展警示教育活動5800余場次,廣大黨員干部“不想腐”的思想覺悟不斷增強。
相對于“遠在天邊”的“老虎”,群眾對“近在眼前”嗡嗡亂飛的“蠅貪”感受更為真切。
蠅貪蟻腐,易發多發,其害如虎。
基于這樣的認識,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延伸監督觸角,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嚴厲整治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
2018年9月5日下午,東鄉縣東塬鄉毛溝村違紀資金退賠會現場,村民依次領取退賠金。 王彬 攝(資料圖片)
五年來,全省查處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17045件,處分17325人。
在脫貧攻堅偉大斗爭中,隨著力度不斷加大,大量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通過“一卡通”發放。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針對“一卡變多卡、直通變不通”甚至滋生違紀違法等問題,啟動“一卡通”專項治理行動,9376人主動說清問題,清退上繳資金1.1億元,處理1612人。
同時,深入開展城鄉低保、養老保險、醫保和冬春生活困難救助“四項資金”專項整治,督改問題5448個,處理44人,追繳違規資金2.13億元,著力守護好群眾尤其是困難群眾的“保命錢”“救命錢”,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甘肅省紀委監委一名干部(左)在入戶指導古浪縣黑松驛鎮村民使用甘肅省扶貧(民生)領域監督信息平臺。 王彬 攝(資料圖片)
2019年7月10日,甘肅省扶貧(民生)領域監督信息平臺正式上線。這是省紀委監委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借助網絡信息技術,整合利用各方資源,打造的惠民惠農資金“曬谷場”“篩粒器”。
“一卡通”專項治理行動、“四項資金”專項監督整治及扶貧監督平臺,一項項堅決有力的舉措,讓群眾身邊的“微腐敗”無處藏身。
五年來,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深化扶貧領域專項治理,查處貪污侵占、虛報冒領、吃拿卡要、優親厚友和數字脫貧等相關問題8179件,處理17027人,處分8223人,移送起訴253人。
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后,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省紀委監委制定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監督工作意見,分級分類精準監督。
對1992件群眾身邊和脫貧攻堅領域未辦結問題線索“大起底”,遺留和積壓線索實現動態清零。至目前,全省查處鄉村振興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1309件,處理2595人,處分1120人。
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開展以來,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立足職能職責,強化政治擔當,緊盯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關系網”,重拳出擊、深挖徹查。
截至目前,全省累計立案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案件1431件,處理“腐傘瀆”問題4673人,處分2562人,移送起訴159人。
“懲腐打傘”作為整治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的重要方面,與反腐敗斗爭和基層“拍蠅”緊密結合,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紀法效果、社會效果。(金鑫)
來源:新甘肅·甘肅日報